黑猫影视-海外华人在线影院 电影在线 影视网站 黑猫影视-海外华人在线影院 电影在线 影视网站
游客

刘伟强:在《水饺皇后》里,我放进儿时全家福照片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5-04   浏览次数:592

作为2025年五一档的种子选手,刘伟强执导的《水饺皇后》公映三天票房过亿,目前仍在领跑档期。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时间横跨上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再现了一名普通女性白手起家的奋斗故事。这也是近些年来经常在内地拍片的刘伟强导演,再次把镜头对准自己的生长之地香港。


5月1日,刘伟强导演在《水饺皇后》中国香港首映礼上留影

自上世纪80年代入行邵氏,1985年正式当上剧组摄影师,1990年开始转做导演,刘伟强在香港回归前后执导的《古惑仔》系列令其暴得大名。进入新世纪后,由他和麦兆辉执导的《无间道》三部曲更是将其事业推向巅峰,成为港片黄金时代尾声那抹最亮丽的余晖。

再看近十年来刘伟强的作品,从《建军大业》到《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等片,亦显现出其对内地的文化光谱与社情民意的基调并不生分,甚至颇为熟稔。


《水饺皇后》剧照

正是在对两地题材影片的执导上皆能驾轻就熟,让这部《水饺皇后》有着一种独有的气韵:一方面,既是导演的“回归”故土之作,电影在呈现香港市井那热腾腾的烟火气,描摹邻里间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时,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堪为狮子山下又一“香江名句”。

另一方面,那股香港人昂然向上,崇尚个人奋斗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从青岛来此的臧姑娘身上,而她正是由来自内地的演员马丽饰演。除了马丽领衔主演,片中还有惠英红朱亚文、潘斌龙、冯文娟等演员加盟,戏里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戏外更是昭示两地人员互动、文化渐融历史进程图景的范本。


电影《水饺皇后》杀青照

近乡情怯,这从《水饺皇后》里,刘伟强大量选用粤语老歌作为配乐就可见一斑。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记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导演立刻表现出莫逆之交的兴奋与快慰。他招呼助理呈上一份在片中出现的歌单,“每个问我这个问题的记者,我才会送他一份,这可是我的‘私人歌单’。”


刘伟强送给记者的“私人歌单”

【对话】

臧姑娘的故事全香港人都知道

澎湃新闻:我注意到《水饺皇后》拍摄过程中,你在片场非常动感情。有场戏是大B哥吴志雄带着小弟来到臧姑娘的水饺摊收保护费,臧姑娘不堪受辱,挥起菜刀挡在女儿面前要和他们拼命。听说你在拍这场戏时几度流泪。

刘伟强:我小时候住在新界元朗大旗岭村,就是香港的郊区。记得小时候有人要来拆我们家的房子,妈妈就挡在前面,“这是我的家,你们敢过来我就和你拼命!”对我们这些儿女说,“不要怕,有妈妈在。”这件事留给我的印象很深,觉得妈妈真的是位勇敢的女性。


《水饺皇后》剧照

拍你提到这场戏的时候,臧姑娘也是挡在两个女儿面前,大B哥被她的气势震慑,说了一句,“真像我老母。”这其实也是我的感觉,那一刻我想到了妈妈,想起了小时候。在剪辑这段的时候,我专门找出小时候和妈妈的合影全家福,一张真实的黑白照片放进去。拍这部戏,我真的投入了很多个人情感。

澎湃新闻:所谓近乡情怯,《水饺皇后》也是你近十年来执导的影片中,头一次把镜头对准故乡中国香港。你曾说,“我每次拍摄电影都有一个地标。”比如《古惑仔》中的铜锣湾、《无间道》中的上环与中环、《伤城》中的中环、《庙街故事》中的庙街等。这部片子的地标无疑是湾仔码头,谈谈你个人和这里的故事,以及如何在电影中雕刻这一都市空间的质感?

刘伟强:我小时候住在元朗农村,后来我们一家搬到了铜锣湾礼顿道嘉柏大厦,我的少年时代就在铜锣湾长大。记得离我们家不远,走路不到十分钟就是跑马地,再往西一点就是码头,都是我常常经过的地方。铜锣湾就在湾仔区,所以这片区域我非常熟悉,你知道现在的铜锣湾时代广场(购物中心),早先是香港电车厂,也就是片中张达明饰演的挞辣哥上班的地方,当年那附近就有很多商店、菜市场,我常陪着妈妈去买菜。

《水饺皇后》中的湾仔区街景,对应的基本上是1977年到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所以很多景都是我们重新搭建出来的。比如红姐家的板间房,还有那时的码头,那些当年的店铺、广告牌之类,现在都已经没有了或者完全变了。这里面有我个人的记忆,也翻看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尽力去还原当时的街景样貌,包括人们的穿着打扮,这在前期花了很多时间。


片场照,刘伟强导演同惠英红、张达明、马丽合影

澎湃新闻:能否介绍下饺子这种吃食在香港有什么传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臧姑娘的水饺在香港崛起,你有没有吃过她包的饺子?

刘伟强:我知道内地的朋友除夕夜有吃饺子的传统,北方的朋友还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传统。但在香港,日常我们多是吃云吞面,不是吃“水饺面”(笑)。

为什么我有兴趣要拍这部电影?因为臧姑娘的故事全香港人都知道,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来到香港,在码头摆摊卖手工水饺——一开始,大多数香港人其实不知道水饺是什么东西,就是因为她做的水饺好吃,人也非常热情会做生意,在推车摆摊的时候就已经红遍了香港,可以说是一代人的记忆。当年,大家真的是排队去吃她的水饺,我妈妈就去过,我也去过。包括惠英红,还有这次在片中客串的林珊珊,她是郑伊健的经纪人,她们当年都光顾过臧姑娘的水饺摊,在片场一看到马丽,都觉得她太像臧姑娘了。


《水饺皇后》剧照

我们拍《水饺皇后》不仅是再现臧姑娘怎么包水饺、卖水饺,更想去反映她面对生活的困难,那种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在香港无依无靠,靠一双手把水饺做成这么大的产业,太厉害了,对当下每个在努力谋生的人都有启发意义。

再一个,我也想在这部电影里去展现当年的人情味,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这与其说是香港人的传统,不若说就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传统。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就是如此,大家都很穷,邻家的菜买多了,就会主动分给邻居们吃——当然社会上也有坏人,但终究是好人多,善良的人多。我在跟马丽讲戏的时候,她也很认同这点,她小时候也见识过邻里间的这种情谊。


邻居糖水伯带着臧姑娘在湾仔码头出摊

歌声响起就无需演员张嘴表达出来

澎湃新闻:臧姑娘的女儿也曾来片场探班,你和她有何交流?

刘伟强:她跟我讲了很多妈妈的事情,包括之后她也和编剧多次见面,提供了很多资料。比如她跟我讲,一家人刚来到香港长洲岛落脚,她有次出门送货迷路了。臧健和发疯一样地去找孩子,见到孩子后非常生气,把所有的委屈发泄在女儿身上,但看到女儿跌了一跤受伤了,又非常难过,抱着她们说“以后不会让你们受苦”。这些往事我们都拍进了电影。

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蓓蓓、蓬蓬小时候帮妈妈包水饺,蓓蓓1分钟最多可以包好60个水饺,臧姑娘差不多1分钟就能包100个。再比如,因为那时候香港不流行吃水饺,一开始臧姑娘擀的饺子皮太厚,有食客就告诉她馅虽然好吃,但这么做不讲究。她研究了三天三夜,发现之前饺子皮是擀10下,而擀15下皮是最薄的,刚刚好。但这样煮的时候又容易散(露馅),她专门去请教卖云吞面的店铺,怎么让饺子皮有韧性?发现和面的时候应该加入碱水,可只加碱水吃起来也不对味,又学着加入盐水来中和味道。


在听取客人意见后,臧姑娘反复实验水饺皮的最佳厚度

澎湃新闻:我个人对片中的关键道具,那枚裹在饺子馅里的五分钱硬币印象很深。这枚硬币最初是母亲在臧姑娘临行前包饺子时放入的,作为“压舌钱”。她把硬币带到了香港,之后片中还出现了多次。它后来就成为臧姑娘敢于反抗命运的不公,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表征,这点也请谈谈。

刘伟强:这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一家人包饺子时在馅里放枚硬币,谁吃到了就会有好运气。电影里我们做了一些艺术加工,很美妙地利用了它的意涵。

我觉得最妙的一处是,华哥在去加拿大前,臧姑娘和红姑请他吃饺子,他迫切地想吃到这枚硬币,好心想事成,结果却未能如意。对于臧姑娘来说,她没有把包有硬币的饺子下锅给华哥吃,其实是展现了内心的矛盾,是选择爱情还是选择事业?她最终选择了把水饺做大做强的事业。


华哥(朱亚文 饰)在临行前同马丽一家人吃饺子

澎湃新闻:电影中出现了多首粤语歌,比如罗文那首《家变》、Beyond的《光辉岁月》等等,堪为一次粤语老歌的大串烧。里面有没有哪一首歌是你执意要选用的?

刘伟强:除了李宇春演唱的主题曲《信》,电影中还出现了九首歌,除了粤语老歌还有英文歌,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是我的“私人歌单”。臧姑娘、糖水伯(袁富华 饰)他们在湾仔码头出摊时,用的是许冠杰的《半斤八两》,“我哋呢班打工仔(我们这些打工仔)……”;表现蓓蓓、蓬蓬小姑娘天真浪漫的,用了一首七八十年代很有名的粤语童谣《小小的宇宙》;华哥和臧姑娘分手那场戏,用的是David Gates的《Goodbye Girl》,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英文歌。

这其实是一种电影的语言和技巧,这些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非常贴合剧情,歌声响起就无需演员张嘴表达出来。

澎湃新闻:电影采取了一种线性叙事,1977、1982等年份的凸显,既是片中主人公人生际遇和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也同宏大的历史背景相关,谈谈你对电影故事框架的理解。

刘伟强:这是特意的,可以说既见证了片中臧姑娘的奋斗故事,也是对我们成长过往的一次回望。比如我小时候铜锣湾的地铁还没有建成,1985年,香港地铁港岛线通车,这里才有了炮台山站、天后站。地铁通车,促进了铜锣湾地区的繁荣。也是在这个前后,臧姑娘的生意越做越大,冷冻水饺有了自己的厂牌还进到了超市售卖。这部电影中我放进了自己的情怀还有很多切身的经历。

电影一定要有艺术加工才好看

澎湃新闻:《水饺皇后》一方面要尊重当事人的真实经历,一方面也要做恰当的艺术虚构。在虚实之间,谈谈你作为监制和导演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论。

刘伟强:我觉得电影一定要有艺术加工才好看。基本上,臧姑娘的创业奋斗故事,她为什么要卖水饺,怎么包水饺,怎么把生意做这么大,都有真实的原型故事作为依托。而她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同身边形形色色人们间的故事,这些我们做了一些艺术加工。

比如臧姑娘在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后,终生没有再婚,但在片中我们加入了她和华哥的感情戏。比如那场马丽和朱亚文在墓地约会的戏,我们是在跑马地的公墓拍的,环境非常优美宁静。研究资料的时候,我发现臧健和本人就喜欢去墓地,看那些墓主的墓志铭,感受他们的人生。片中的这个墓地,我小时候也经常去,对那里很熟悉。


刘伟强导演同马丽、朱亚文在跑马地公墓合影

还有臧姑娘和华哥分别的那场戏,她没有让他吃到那枚馅里有硬币的饺子——我拍戏的习惯是每天拍完,晚上就剪片。剪这段戏的时候,我身旁所有的女生都在哭,感动得不得了。

在这部电影里,每个演员都付出了真挚的情感,所以拍出来的东西才会那么动人。包括路演的时候,我也会偷偷坐在影院里看观众的反应。

澎湃新闻:你是职业摄影师出身,也曾担任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的会长,如何定义这部《水饺皇后》的影像风格?另外,手提摄影也是你的电影中的一大特色,杜可风就夸你“是香港手提摇镜最棒的”,这部片子中的手提摄影镜头也是你亲自掌镜吗?

刘伟强:这次创作我完全放得开,影片的风格就是很自然、很平实地呈现一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包括现场灯光也是很自然、很真实去记录。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我到现在还要自己扛机器(拍摄)?你拍出来的东西要有感情。拍一个很漂亮的东西,对我来说很简单。拍出漂亮的画面很简单,但你要让这些画面有情感,让观众觉得身临其境,感觉不到镜头,这是很难的。

为什么以前会选择手提摄影,没什么秘诀,就是因为没有钱(笑)。从前拍《古惑仔》就是没钱,只能用斯坦尼康做手控。后来我就觉得手提摄影是最有感觉的,可以投射进我的情感。人机合一是要练的,要付出很多东西,现在我的手还经常会痛、会抽筋,就因为常常是自己掌机的后遗症。

现在很多导演只会坐在监视器后面喊“CUT”,跟演员没有交流。这次拍《水饺皇后》很多都是我自己拍的,离演员很近跟他们互动,这种交流是最好、最直接的,我一直坚持用这种方法。


《水饺皇后》剧照

澎湃新闻:马丽是内地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女明星之一,但过往多是出演喜剧,此次邀请她出演臧姑娘,你认为她们之间有哪些相似点?在片场,你对她的具体要求又有哪些?

刘伟强:演喜剧的怎么就没有好演员?况且我从来没有觉得她只是个喜剧演员,不能演正剧。我常说这次要是没有马丽,这个电影就拍不成,没有哪怕一分钟怀疑过她的能力。

比如那场戏,臧姑娘一开始去摆摊卖水饺,一个水饺也卖不出去。回到家她非常泄气,红姐就喊她出来吃面。这场戏她们的发挥好得不得了,两个女人在夜深人静大喊“水饺!”“手工水饺!”把人物的心绪演绎得惟妙惟肖。


《水饺皇后》剧照

澎湃新闻:《水饺皇后》中集结了内地和香港多位明星演员通力合作,比如朱亚文就在里面饰演一位来自山东的香港警察。这十余年来,你的工作重心放在内地拍戏,谈谈你怎么把两地演员的气韵融合一起?

刘伟强:我们说合拍片这么多年,大家越来越熟悉彼此。作为香港导演,我们也有自己风格,但我们很灵活,会去做变通和适应。其实当你真的用心去拍电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是经历了很多波折才有今天。

这个过程中,很多内地的同行导演也会帮忙,给了我很多好建议。而且我和内地演员合作也非常愉快,比如《无间道3》里的黄志忠,我们现在还有联系。拍摄《建军大业》,我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内地演员,像朱亚文后来还出演了我执导的《中国机长》、《中国医生》。


刘伟强导演 受访者提供


THE END
376
发表评论0
验证码
选择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公告

hello~欢迎访问一起追剧,本站全蓝光画质永久免费观看,如果资源无法播放请切换线路或等待管理修复,优先修复热播影视。

本站唯一指定网址:《heimaotv.vip》

视频 资讯明星
搜索历史
删除
暂无搜索记录
热门搜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空列表暂无播放记录
清空记录
登录账号